服务热线
0537-2081881/13515377747
很多新手设计师在设计字体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即在勾勒出文字的骨骼以后就不知道如何深入下去了,以至于设计的字体缺乏设计感和专业性,如下图: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掌握一些好用的偏旁、部首、笔画处理手法,就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以下便是知名设计师总结出来的21种笔画处理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1.用“横”取代笔画“点”。
这么做为了使文字笔画的形态更统一,也便于文字之间的笔画对齐。
2.把“日”部首变成两个同心圆。
在象形字中“日”字的写法就是一个太阳,即在圆中加一个点,
这种写法其实比现在的写法更简洁,更美观,自然会受到设计师的青睐。
3.把框内的横笔画用一个竖笔画取代。
对于一些笔画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字体,
我们通常要做简化处理,
比如说在一些含有日、目、月等部首的文字中,框内的横线就可以用竖线取代。
4.把框内的横笔画做成垂直倾斜处理。
设计的字体太普通怎么办?
我们要想办法刻意做一些变化,
比如把包在框内的横笔画做垂直倾斜处理,
就可以有效增加字体的设计感和动感。
5.把笔画端点的一个角做圆角处理。
黑体字的笔画端点一般都是两个直角,
而如果字体设计的需求是偏向优雅、女性的,
那么直角的尖锐感就不太合适,
把笔画端点中的一个直角处理成圆角效果会更好。
6.把竖钩变成竖折。
把竖钩、竖弯钩、斜钩、弯钩设计成竖折,也是简化字体、增加设计感的有效技巧。
7.用圆替代“口”。
口其实就是方形,从方形变成圆形也是一个简化的过程,可以使字体更加图形化。
8.给笔画增加一点小衬线。
宋体字的笔画有衬线所以显得比较复杂,
而黑体字的笔画没有衬线所以缺少细节,如果在黑体的基础上增加一点点衬线
,即在笔画的端点处做一个小拐角,就能增加字体的细节,又不会显得过于复杂。
9.省略“口”部首的一条边。
省略文字的某部分笔画是字体设计中经常会用到的技巧,
由于口字是由四条边组成的方形,所以减去其中一条边也不会对其识别性有太大影响。
10.把“口”部首的底边或顶边处理成圆弧形。
前面列举过把口设计成圆的做法,
其实把口字的底边或顶边设计成圆弧形也有很好的效果。
11.用圆点或圆圈代替笔画“点”。
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笔画处理手法,可以有效增加字体的趣味性和对比。
12.把衡笔画与位于其左上方或右上方的点连起来。
这属于字体内部笔画连接的技巧,笔画端点靠得比较近的笔画自然更适合做连接。
13.把笔画交叉处做圆弧倒角。
在圆体字的设计中,笔画的端点都是圆角的,
所以如果把笔画交叉处也倒成圆角,整体风格会更统一、更温柔,
也会给字体赋予一点中国风的韵味。
14.把撇和捺笔画处理成上宽下窄的效果。
不同于宋体字中的撇和捺笔画一端较宽,一端则只有一个角的做法
,而是在窄的这一头也保留一点厚度,只是厚度会比另一端要小很多而已,
这种处理方式在偏女性的字体设计中用得比较多。
15.把八或人部首设计成向上的箭头。
很多字体中都含有人或八部首,把它们简化成向上的箭头也可以增加字体的设计感与简约性。
16.把草字头转换成两个加号。
其实就是把草字头从中间断开了
,使其变成两株抽象的小草,既增加了字体的趣味性,也使其变的更丰富了。
17.省略“尸”部首的左上竖笔画。
为了使字体更透气、线条更流畅,字体中含有的“尸”部首常常会被做切割处理。
18.把部首“日”设计成回形纹。
文字中的“日”部首只要经过简单的处理就可以变成回形纹,在手写字和中国风的字体中经常会用到。
19.把单人旁简化成横折。
这也是简化字体的做法,近似于把竖笔画右边的部分去掉了,只保留了左边的部分。
20.把四点水中的后三点连起来。
印刷字体中的四点水都是独立的,所以显得有点散、有点繁杂,
把后面的三点水连起来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且不会影响文字的识别性。
21.把口部首设计成菱形。
把口部首设计成菱形一般是为了与文字中的其他笔画搭配起来更协调,
比如谷字上半部分的笔画是倾斜的,而“口”部首的笔画是水平和垂直的,所以如果把设计成菱形,在笔画的走势上会更统一。
以上的列举的这些字体设计小技巧,虽然都很常见且效果不错,
但并不代表运用了这些小技巧就能设计出优秀的字体,就如上面列举的字体设计作品,
都是在各方各面都下足了功夫。
无论怎样,字体的造型是否协调、美观,字体传达出来的调性是否紧贴设计需求才是最关键的。